秋空和月卷玻瓈,清入肝脾触拨诗。
元自生来全体具,只缘见处一分亏。
俗情数日须圆候,识者先几畏满时。
千古词人谁解道,拟将今夕当佳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秋空和月卷玻瓈,清入肝脾触拨诗。
元自生来全体具,只缘见处一分亏。
俗情数日须圆候,识者先几畏满时。
千古词人谁解道,拟将今夕当佳期。
“八月十四日夜月下有赋”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作《月夜忆舍弟戍梁州》中的第三联。
全联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四句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以“断人行”三字,渲染了战事吃紧的气氛,“戍鼓”指边境的更鼓,“断人行”即人不能通行,点明了时局的严重。一个“断”字,使人感到一种紧张气氛和战乱的惨状。“边秋”指秋季的边境地区,“一雁声”指孤雁哀鸣,这里既写了秋天的景象,也暗含着对亲人的怀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用拟人手法写景,“自”是“在……方面”的意思。诗人举目远望,只见今夜的秋露特别的洁白晶莹,一轮明月格外地皎洁可爱,不禁引起了他思乡的感情。诗人把秋夜露水之白和月光之美比喻成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出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也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