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空和月卷玻瓈,清入肝脾触拨诗。
元自生来全体具,只缘见处一分亏。
俗情数日须圆候,识者先几畏满时。
千古词人谁解道,拟将今夕当佳期。
【诗句解读】
八月十四日,诗人在月下约请友人赏月赋诗。首联“秋空和月卷玻瓈,清入肝脾触拨诗。”写秋夜月色如洗,诗人观之有感,遂吟咏起诗来。颔联“元自生来全体具,只缘见处一分亏。”是说人生本无缺憾,只是因为见识的深浅不同,才产生出不同的感受。颈联“俗情数日须圆候,识者先几畏满时。”写世俗之人往往期待圆满的结局,而懂得的人却提前预见到事物的变化,避免其不如意。尾联“千古词人谁解道,拟将今夕当佳期。”表达出诗人对前贤的仰慕之情,并以此作为自己今晚赏月赋诗的佳期。
【译文】
秋高气爽的月光洒落下来照在透明的窗户上,使人感到一种清凉的感觉。
人生本来就没有缺失和不足,只是由于人们见识的深浅不同,才产生了不同的感受。
庸俗之人总是期待事情能够圆满结束,而懂得的人却能预测到事物发展的结果,从而避免了不如意的结果。
自古以来的文人骚客谁能理解这种意境,今晚我们不妨把今晚当作一个美好的时期来赏月、作诗。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秋月时的感慨及与友人相知相许的愿望。首联写景,颔联议论,颈联抒情,尾联写志。全诗语言优美,意象鲜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以秋月为背景,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认为,人生本身并无缺失和不足之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境。这种观念既富有哲理性,又具有现实意义,启示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时,要积极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困境所困住。
诗人还通过与其他文人骚客的比较,表达了他与朋友们之间的友谊和共鸣。这种情感交流不仅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感人。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以及丰富的情感内涵,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