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 孙靖州应龙生日八月八日

恰秋光四十,箕斗外、月初弦。笑浅濑平芜,寒城小市,掌许山川。半生梦魂不到,与君侯、岁岁此周旋。鞍马空销髀肉,兜牟未换貂蝉。
人生天地两仪间。须住百馀年。数重卦三三,后天八八,来日千千。面前路头尽阔,放规模、运量十分宽。官职终还分定,儿孙也靠心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木兰花慢·孙靖州应龙生日八月八日》是宋代诗人魏了翁创作的一首咏史抒怀诗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历史的敏锐观察而著称。在这首诗中,魏了翁通过描绘孙靖州的生日场景,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 创作时间:这首诗作的创作时间为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八月八日,即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孙靖州应龙庆祝生日,魏了翁为此撰写了这首词,以表达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意。
  1. 诗词原文
  • 开头:“恰秋光四十”,描述了秋天时节的景象,四十意味着一年之中的一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 结尾:“与君侯、岁岁此周旋。”这里的“君侯”是对孙靖州的尊称,表达了对孙靖州长久的祝愿和期待。同时,“岁岁此周旋”意味着无论岁月如何更迭,人们都将在这里相聚,共同度过时光。
  1. 诗词赏析
  • 叙事手法:魏了翁采用了叙事的方式,通过描绘孙靖州的生日场景,展现了英雄人物的形象和英勇事迹。这种叙事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抒情色彩:在赞美英雄的同时,诗人并没有忽视历史的真实和英雄的付出。通过对孙靖州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1. 历史意义
  • 反映时代背景:这首诗作反映了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期许。
  • 传承文化价值:魏了翁作为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其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这些作品成为了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木兰花慢·孙靖州应龙生日八月八日》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的诗歌,也是魏了翁个人情感和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词的艺术魅力,还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