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俞司户

喜见魁乡士,薰风唱第归。
岂惟荣里社,亦足庆庭闱。
仕路当亨奋,儒家要发挥。
一杯饯行色,灵鹫想烟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俞司户》是宋代诗人韩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志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落日东郊寺,春风北固桡。
    三年控吴楚,几度到金焦。
    岸绿晴初重,汀红雨后消。
    蒲牢鸣夜半,款曲度枫桥。

  2. 作者简介

  • 韩淲(1159—1224),字仲止,号涧泉,是南宋时期的知名诗人,也是韩元吉之子。韩淲在宋宁宗时期曾短暂从政,不久即归隐。他以清苦自持,雅志绝俗,有“二泉”之称,与赵蕃并称,两人皆有诗名。
  1. 诗意解析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俞司户离别时的情景和内心感受的描写。首联描绘了夕阳西下,春风吹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稍带忧伤的氛围。颔联则通过“控吴楚”与“到金焦”两个动作,表现了俞司户频繁往来于江南一带的情景。颈联中“岸绿”与“汀红”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传递出俞司户旅途中的辛苦与不易。尾联通过“蒲牢鸣夜半”与“款曲度枫桥”,营造了一种别离时的凄凉感和不舍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捕捉和人物情感的真实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即将离去的朋友形象及其内心的复杂情感。

韩淲的这首《送俞司户》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它更是一幅生动的江南山水画,以及一位深情厚意朋友的写照。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之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