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郑盱眙郊居

年来有味是琴书,喜见新园更结庐。
万事从教无造物,一身终是在寰区。
贤愚衮衮多前古,富贵纷纷满后车。
倒著接䍠扶杖去,从公秋水看清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郑盱眙郊居》是宋代诗人韩淲的作品,全文如下:年来有味是琴书,喜见新园更结庐。万事从教无造物,一身终是在寰区。贤愚衮衮多前古,富贵纷纷满后车。倒著接䍦扶杖去,从公秋水看清渠。

韩淲的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1. 作者介绍:韩淲,字仲止,南宋初年人,是一位具有较高文学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篇。

  2. 诗歌原文

  • 多年来,他最享受的就是琴书相伴的日子,看到新建的家园后,更是喜不自禁地在其中安了家。
  • 万事都听任自然,不必强求;一个人终究还是活在这个世界里。
  • 无论是贤者还是愚者,历史上都有他们的足迹;而那些富有的人和权贵,也总是如影随形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周围。
  • 倒背着手,拄着拐杖离开,去看那清澈的溪流。
  1. 诗歌解析与鉴赏
  • 琴书相伴:“琴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文化修养和高雅生活,韩淲能够“年来有味是琴书”,说明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生活追求。
  • 新园结庐:新建的园林和自己的家园,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 万事无造物一身终在寰区:这里的“万事无造物”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认为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不必强作干预。而“一身终在寰区”则强调了个人的存在感,即使是在宇宙之中,也自有其位置和价值。
  • 贤愚衮衮多前古富贵纷纷满后车:这两句诗揭示了历史的长河中,贤者和富者总是层出不穷,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历史变迁的沧桑,也反映了人性中的贪欲和虚荣。
  • 倒著接䍦扶杖去:“倒著接䍦扶杖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韩淲晚年的生活状态,尽管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和坚定的信念。
  • 从公秋水看清渠:这句诗以“清渠”喻指人生道路,意味着通过清澈见底的人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未来的方向。

《次韵郑盱眙郊居》不仅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哲理、展现人格魅力的佳作。韩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宋代文人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的独特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