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有味是琴书,喜见新园更结庐。
万事从教无造物,一身终是在寰区。
贤愚衮衮多前古,富贵纷纷满后车。
倒著接䍠扶杖去,从公秋水看清渠。
【解析】
本首诗是一首七律,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诗人在郑盱眙郊居的生活和心情,三四句抒写了诗人对“造物”的不满,五六句写诗人对“贤愚”“富贵”的看法。最后二句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表白。全诗以议论为主,抒情为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答案】
(1)年来有味是琴书,喜见新园更结庐:近来我的乐趣在于弹琴读书,高兴的是见到新建的园林。
(2)万事从教无造物,一身终是在寰区:世间的一切,都听从命运安排,自己一生都在人世间。
(3)贤愚衮衮多前古,富贵纷纷满后车:世上的贤人和愚人层出不穷,富贵的人和贫贱的人接连不断。
(4)倒著接䍠扶杖去,从公秋水看清渠:拄着拐杖,倒背着手,我就要随你一同去看那澄澈明净的秋水了。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人用笔辛辣地讽刺那些身居高官显位、却贪恋荣华富贵、不知廉耻的权贵们,抒发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懑。
“年来有味是琴书”,这一句写出了他喜欢读书和弹琴。“新园更结庐”,则进一步说明,他喜爱这样的清静雅致的环境。诗人之所以喜欢这样清静雅致的生活环境,是因为他觉得这样的环境更能让他发挥自己的才华。
“万事从教无造物”,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事物,都听凭命运的支配,我们无法改变。诗人把“造物”理解为“命运”。这里,他借《庄子·逍遥游》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之语,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
“一身终是在寰区”,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终归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诗人在这里用“寰区”指代整个宇宙,表明他的人生观是“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顺乎天意。
“贤愚衮衮多前古,富贵纷纷满后车”,意思是说,古今的贤人、愚人很多,富贵的人和贫穷的人同样多。诗人用“衮衮”形容贤人众多,用“纷纷”来形容富者之多,用“后车”来比喻他们的地位。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理解,又流露出诗人因不能与世浮沉而倍感失落的悲凉情绪。
“倒著接䍠扶杖去”,意思是说他拄着拐杖,倒背着手离开这个令他失望的世界。“从公秋水看清渠”,意思是说他将随着友人而去,去欣赏那清澈明净如秋水的美景。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抒写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