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其一

悠悠两高峰,眇眇见落木。
病馀老身倦,登楼谩伸蹜。
兹晨有何味,酒面欲泛菊。
常年得重九,高兴必徵逐。
谁知懒出门,搔发鬓已秃。
子云虽识字,君平唯卖卜。
坐久风颇怒,新霜夜来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其一》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重阳节所作,题为《登高》,实为五首诗中的一首,其余四首分别为《九日》、《九日登山》等。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登高的感慨之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背景:《九日其一》是杜甫在大历二年的重阳节所作,这一时期他客寓于夔州。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两年来客居此地的生活经历和情感。重阳节登高的传统习俗使得杜甫有机会抒发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2. 主题内容:《九日其一》主要表达了杜甫在重阳节这一天独自饮酒、登高的感受。诗中通过“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传统佳节的淡泊以及对时局动荡的无奈情绪。杜甫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现了自己身处逆境中的孤独与哀愁。

  3. 艺术特色:《九日其一》作为七言律诗,其形式整齐严谨,语言简练含蓄。杜甫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兴、象征等,使得诗歌不仅在内容上深刻,在形式上也极具艺术感染力。特别是“抱病起登江台上”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身体不佳却依然坚持登高的坚韧形象,还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执着与乐观精神。

《九日其一》不仅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高峰,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成就,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厚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