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两日示秉

雪风吹溪云,昼刻催岁律。
欢传颂椒花,饯岁欲何出。
举头荒山庐,冰涧溜凄瑟。
两鬓已颠童,种种不满栉。
题舆得斯文,爱士欲黼黻。
团呼一樽酒,清言了人物。
四座各尽情,烛跋屡剪拂。
如愚于席间,踸踔倍勃窣。
授简而供令,古兴亦岂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除夕前两日示秉》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作品。在这首作品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除夕前夕的情景与心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人生之忧和岁月之思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词:

  1. 作者简介
  • 韩淲:字子飞行,号涧泉、涧泉居士,南宋诗人、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作多关注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
  1. 诗词原文
    雪风吹溪云,昼刻催岁律。欢传颂椒花,饯岁欲何出。举头荒山庐,冰涧溜凄瑟。两鬓已颠童,种种不满栉。题舆得斯文,爱士欲黼黻。团呼一樽酒,清言了人物。四座各尽欢,此意君当识。

  2. 诗词解读

  • 自然意象:诗中的“雪风”“溪云”,以及“冰涧溜凄瑟”等意象,都给人以冷冽而清雅之感。这些自然界的景象被巧妙地融入诗歌之中,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冬夜中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察。
  • 生活情感: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两鬓已颠童,种种不满栉”,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忧伤。同时,“题舆得斯文,爱士欲黼黻”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学问的追求和为官为民的责任感。
  • 文化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岁”常常与“年”相联系,因此“除夕”也常被称为“岁除”。这首诗通过“饯岁欲何出”表达了对即将逝去的一年深深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展望。

韩淲的《除夕前两日示秉》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艺术表达。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文学的魅力,还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