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夜雪

落帆侵夜色,客思正悽悽。
风撼潇湘覆,云连宇宙低。
洒篷吹乍急,攲枕听还迷。
懒惰无清兴,谁人访剡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还反映了杜甫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从文学价值来看,《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展示了杜甫卓越的诗歌技巧和深刻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朔风、朔雪、月光、寒云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营造出一种孤寂寒冷的氛围,同时借助这些元素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例如“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巧妙地表达了夜晚的寂静和船只因积雪而沉重的状态。这种描写手法使整首诗歌更加生动,增强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从历史背景考虑,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反映了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的现实。杜甫作为“诗史”,其作品常涉笔社会动荡、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圣”。这首诗通过夜雪这一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社会现状的忧思。

从文化价值来看,《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不仅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佳作,也体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诗中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故乡山水的记忆和情感依恋,反映了唐末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有怀卢十四侍御弟》不仅因其艺术成就受到赞誉,更因其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远的社会意义而被后人传颂。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作为“诗圣”的艺术风采,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色,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