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子立见寄

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与俱。峡山行尽见平楚,舍船登岸身无虞。
念君治所自有处,不复放纵如吾徒。忆昨相见巴子国,谒我江上颜何娱。
求文得卷读不已,有似骏马行且且。自言好学老未厌,方册几许鲁作鱼。
古书今文遍天下,架上未有耿不愉。示我近所集,漫如游通衢。
通衢众所入,癃残诡怪杂沓不辨可叹吁。文人大约可数者,不过皆在众所誉。
此外何足爱,刓破无四隅。况予固鲁钝,老苍处群雏。
入赵抱五弦,客齐不吹竽。山林自窜久不出,回视众俊惊锟铻。
岂意误见取,骐骥参羸驽。将观驰骋斗雄健,无乃独不堪长途。
凄风腊月客荆楚,千里适魏劳奔趋。将行纷乱苦无思,强说鄙意惭区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张子立见寄》是宋代诗人苏洵的作品。苏洵,字子瞻,号老泉,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子苏轼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作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文化追求的情感见长。《答张子立见寄》就是其中一首,表达了苏洵对远方朋友张子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己学问和文艺追求的热爱和坚持。

苏洵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更透露出他对知识的渴望与执着。诗中“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与俱”描绘了旅途的辛苦与不舍,而“念君治所自有处,不复放纵如吾徒”则表达了他对张子治学有方的认可与羡慕。此外,“忆昨相见巴子国,谒我江上颜何娱”等句更是生动地刻画了与友人在巴蜀地区相聚的场景。

从艺术特色方面来看,苏洵的诗歌语言精炼而富有力度,善于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复杂的情感。他的诗作中常常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理,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例如,在《答张子立见寄》中,通过对比自己与友人的生活境遇,展现了人生道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身对理想生活的不断追求。

《答张子立见寄》不仅是苏洵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宋代文人群体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难不放弃、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人生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