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洞山克文长老

无地容锥卓,年来转觉贫。
偶知珠在手,一任甑生尘。
窜逐非关性,颠狂却甚真。
此心谁复识,试语洞山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洞山克文长老》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一首词。《次韵洞山克文长老》的创作背景,以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苏辙生平:苏辙,字子由,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创作背景:《次韵洞山克文长老》的创作时间及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测这是苏辙在晚年或流放期间所写,反映了他对生活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1. 诗作原文
  • 无地容锥卓,年来转觉贫。
  • 偶知珠在手,一任甑生尘。
  • 窜逐非关性,颠狂却甚真。
  • 此心谁复识,试语洞山人。
  1. 诗词鉴赏
  • 意境深远:诗歌通过寥寥数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情感真挚:诗人以“此心谁复识”结尾,抒发了对知音难寻的无奈与感慨,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次韵洞山克文长老》作为苏辙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对于研究宋代文学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学者和读者而言,这首诗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审美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