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赋除夜,一赋一衰残。
家有三斗酿,春馀半月寒。
鸡豚不改旧,邻里自相欢。
元日应无客,萧然不著冠。
除夜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除夜二首》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并非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北宋灭亡、诗人从洛阳南渡后第二年的除夕,展现了作者对旧国的深情怀念与新年的期盼。诗中通过对比旧岁和新年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身世的感慨。
姚合在《除夜二首》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新旧两幅画面并列呈现,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历史的深度,又充满了个人的情感色彩。其中,“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距离,还透露出作者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此外,“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两句,则通过对比旧岁与新年的不同感受,展现了人生的沧桑感和无常感。
陈与义在《除夜二首》中则更加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他写道:“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这两句通过对节日氛围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和内心的动荡不安。同时,他通过“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这样的想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到来和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姚合的《除夜二首》和陈与义的《除夜二首》都是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它们各自通过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思考和感悟。这两首诗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