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绕兴州万叠青,池开近郭百泉并。
昔年种柳人安在,累岁开花藕自生。
波暖跳鱼闻乐喜,人来野鸭望船鸣。
西还过此须终日,为问使君行未行。
兴州新开古东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兴州新开古东池》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辙的作品之一,而非苏轼所做。这首诗描绘了兴州古东池的自然美景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背景: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轼并称为“三苏”。其诗风清新淡雅,善于用词表达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品原文:山绕兴州万叠青,池开近郭百泉并。昔年种柳人安在,累岁开花藕自生。波暖跳鱼闻乐喜,人来野鸭望船鸣。西还过此须终日,为问使君行未行。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兴州古东池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画卷。首句“山绕兴州万叠青”便让人仿佛置身于青山环抱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下来的诗句“池开近郭百泉并”则进一步描绘了池水的清澈与周边环境的优美,给人以心灵的洗涤和宁静的体验。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昔年种柳人安在”,既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作品影响:《兴州新开古东池》作为苏辙的代表作,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读者喜爱和赞誉。
《兴州新开古东池》不仅是一首描写兴州古东池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佳作。它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