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从万里试南餐,对案长思苜蓿盘。
山栗满篮兼白黑,村醪入口半甜酸。
久闻牛尾何曾试,窃比鸡头意未安。
故国霜蓬如碗大,夜来弹剑似冯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从万里试南餐,对案长思苜蓿盘。
山栗满篮兼白黑,村醪入口半甜酸。
久闻牛尾何曾试,窃比鸡头意未安。
故国霜蓬如碗大,夜来弹剑似冯欢。
《次韵王适食茅栗》:品味乡愁与美食之旅
苏辙的《次韵王适食茅栗》是一首蕴含深情与哲理的诗作。诗人以万里相随共尝南方菜肴起笔,表达了与友人共享美食的愉悦。对案而坐,思绪飘向遥远的故乡,眼前的食物唤起了他对家乡“苜蓿盘”的无限怀念。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让人不禁沉思。山栗与牛尾、鸡头的美味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不同美食的偏好,更是他内心情感的一种映射。久闻牛尾何曾试,窃比鸡头意未安,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此诗不仅展现了苏辙对美食的热爱,更深刻地揭示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友情的重视。通过对食物的描述及其背后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因为忙碌的生活节奏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这首诗提醒我们,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生活中的每一处小确幸。从一碗简单的茅栗到一段深刻的友谊,都是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次韵王适食茅栗》不仅是一首描绘食物和景色的诗歌,它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告诉我们即使在异乡也能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珍视与朋友间的相聚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