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烟字韵答黄庭坚

病卧江干须带雪,老捻书卷眼生烟。
贫如陶令仍耽酒,穷似湘累不问天。
令弟近应怜废学,大兄昔许叩延年。
比闻蔬茹随僧供,相见能容醉后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烟字韵答黄庭坚》是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宰相,与父亲苏轼(东坡)并称为“唐宋八大家”。苏辙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诗歌原文:病卧江干须带雪,老捻书卷眼生烟。贫如陶令仍耽酒,穷似湘累不问天。令弟近应怜废学,大兄昔许叩延年。比闻蔬茹随僧供,相见能容醉后颠。

  3. 诗歌注释:这首诗中,“病卧江干须带雪”意味着诗人因病长期卧床在江边,身体虚弱但意志坚强;“老捻书卷眼生烟”则表现了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手不释卷,沉浸在学问之中;“贫如陶令仍耽酒”和“穷似湘累不问天”反映了诗人虽贫困却仍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尽管生活困顿但仍不放弃追求;“令弟近应怜废学”和“大兄昔许叩延年”则表达了对弟弟学业未成及兄长早年期望未能实现的遗憾和同情。

《次烟字韵答黄庭坚》不仅展现了苏辙深邃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一种表达,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文化生活及其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