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

江水通三峡,州城控百蛮。
沙昏行旅倦,边静禁军闲。
汉虏更成市,罗纨靳不还。
投毡拣精密,换马瘦孱颜。
兀兀头垂髻,团团耳带环。
夷声不可会,争利苦间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戎州》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前往京城参加科考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当时边陲地区的景象与人情风貌。

诗中的“江水通三峡,州城控百蛮”描述了长江的壮阔以及戎州的地理特点,其中“江水通三峡,州城控百蛮”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也反映了边疆的军事重要性。而“沙昏行旅倦,边静禁军闲”则是对旅途中所见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宁静边境带来的松弛。

“汉虏更成市,罗纨靳不还。投毡拣精密,换马瘦孱颜。兀兀穷边岁,滔滔事外观。”这些诗句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边疆生活细节,通过对市场、贸易和民生的描写,展现了当地民族间的商品交换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兀兀穷边岁,滔滔事外观”则透露出边疆岁月的艰辛和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漠然态度。

“颇能贪汉布,但未脱金钚”这两句则揭示了当地民族对于汉族物品的渴望以及他们对于自身文化的自豪感。这里的“汉布”可能指的是汉族的织物,而“金钚”则是当地的金属货币,体现了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认同。

《戎州》不仅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思想吸引了无数读者,更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社会风情和边塞文化,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苏轼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