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发洪泽遇大风却还宿

昨夜宿洪泽,再来遂如归。
却行虽云拙,乘险谅亦非。
谁言淮阴近,阻此骇浪飞。
长风径千里,蛟蜃相因依。
眇然恃一叶,此势安可违。
冒涉彼何人,勇决生虑微。
欲速有不达,鱼腹岂足肥。
风帆尚可转,野庙谁能祈。
但当拥衾睡,慎闭窗与扉。
夜闻声尚恶,起视聊披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子瞻发洪泽遇大风却还宿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一篇七言律诗。该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春。当时,苏轼任徐州知州,他与同僚一起乘船出京到洪泽去,不料途中遇到大风,不得不在泗州停留下来。苏轼即景生情,写下此诗。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次韵子瞻发洪泽遇大风却还宿

东坡居士出西郊,船舫初移浦溆遥。
风力欲驱云汉上,潮头先送浪花飘。
江山尽入浮图寺,江汉皆为下濑桥。
更喜晴雷殷岩壁,野梅香满小溪桥。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首联写舟行之速,风助之威,云随舟动;颔联由舟中观山海,进而及江畔、城郭,写尽大河奔流之势;颈联写山寺楼阁,水木清华,映照江汉;末联写晴雷殷岩壁,野梅香满溪桥,境界开阔,笔力遒劲。全诗语言清丽,意境宏阔,气象雄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