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舟逝将西,日夜西北风。
维舟罢行役,坐令鬓如蓬。
偶从二三子,步上百尺台。
云烟遍原隰,𢠵恍令人哀。
山中难久居,浮沉在城郭。
欲学扬子云,避世天禄阁。
浮木寄流水,行止非所期。
何须自为计,水当为我移。
外物不可必,惟此方寸心。
心中有乐事,手付瑟与琴。
夜吟感秋诗,惜此芳物零。
幽人亦多思,起坐再三听。
白驹在空林,瓶罄有耻罍。
尽我一杯酒,愁思如云颓。
次韵答张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张耒》的文学赏析
《次韵答张耒》由宋代著名诗人苏辙所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五言古诗。诗中的“客舟逝将西,日夜西北风”描绘了旅途中孤独和漂泊的心境。而“维舟罢行役,坐令鬓如蓬”,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无常和个人命运无力改变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例如,“云烟遍原隰,敞怳令人哀”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现实的哀叹。这种描写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苏辙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理想,“欲学扬子云,避世天禄阁。浮木寄流水,行止非所期。”这些句子展示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次韵答张耒》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思考与选择,以及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