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重阳酒

风前隔年曲,瓮里重阳酒。
适从台无馈,饮啜不濡口。
秋尝日已迫,收拾烦主妇。
仰空露成霜,搴庭菊将秀。
金微火犹壮,未可多覆篰。
唧唧候鸣声,涓涓报初溜。
轻巾漉糟脚,寒泉养罂缶。
谁来共嘉节,但约邻人父。
生理正艰难,一醉陶衰朽。
他年或丰馀,此味恐无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酿重阳酒》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家中准备酿制重阳酒的情景,展示了浓厚的家庭气氛与节日的欢乐。下面将从诗的内容、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1. 作品内容
  • 家庭准备:诗歌开篇即描述了家人想要酿制重阳酒的情景,表达了对这一传统习俗的重视和尊重。家人们各司其职,准备材料,体现了家庭和谐与亲情的温暖。
  • 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黄花抱蕊、金火未调、老奴试三斗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生活中的乐趣与美好。这些生动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向往。
  • 节日氛围:诗歌中充满了重阳节的气息,如“关门一醉莫问渠”、“巷争不用缨冠救”等句子,传达出了节日期间的欢愉与放纵。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歌将个人情感与家庭琐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歌既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又不失生活中的真实感。
  • 语言风格:苏辙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简洁而又不失力度,既体现了宋诗的韵味,又具有鲜明的个性。
  • 情感表达:诗歌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无论是对美食的热爱,还是对生活的豁达态度,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复杂。
  1. 历史背景
  • 北宋文学家:苏辙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学成就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就已经颇具影响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的文学作品被后世广泛传颂。他的诗歌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技巧,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酿重阳酒》不仅是一首描绘家庭节日氛围的诗作,更是一幅展现宋代风俗人情的画卷。它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苏辙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对家庭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风俗人情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