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后

上巳已过旬日,西湖尚有游人。
老人复归闭户,户外百事日新。
呼童试问筑室,春晚何日堂成。
我家旧庐江上,隐居三世相因。
晏子不愿改卜,我今已愧先君。
始有苟合则止,已老姑欲安身。
西望烝尝有处,传家图史常陈。
门中此外何事,世故有耳不闻。
食讫趺坐日昃,此心皎皎常存。
万事汝勿告我,婚嫁自毕诸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巳后》是北宋诗人苏辙的作品,收录于《东坡七集》。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下面将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7月20日—1112年6月18日),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出生于眉山青神,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苏辙在文学方面有卓越的成就,其诗词作品深受后世赞誉。他与苏轼的兄弟情深,二人并称为“大苏小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诗歌原文:《上巳后》 上巳已过旬日,西湖尚有游人。老人复归闭户,户外百事日新。呼童试问筑室,春晚何日堂成。我家旧庐江上,隐居三世相因。晏子不愿改卜,我今已愧先君。始有苟合则止,已老姑欲安身。西望烝尝有处,传家图史常陈。门中此外何事,世故有耳不闻。食讫趺坐日昃,此心皎皎常存。万事汝勿告我,婚嫁自毕诸孙。

  3. 诗歌解析:诗中的“上巳已过旬日,西湖尚有游人”描绘了西湖游人的热闹场景,而“老人复归闭户”则表达了诗人回归简朴生活的愿望,反映出他对世俗繁华的超脱态度。诗中的“呼童试问筑室”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建设的关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春晚何日堂成”表达了对家庭和睦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我家旧庐江上,隐居三世相因”体现了诗人对家族传统的坚守,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晏子不愿改卜,我今已愧先君”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对家族荣誉的珍视。“始有苟合则止,已老姑欲安身”揭示了诗人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西望烝尝有处,传家图史常陈”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最后,“万事汝勿告我,婚嫁自毕诸孙”展现了诗人对子女婚姻的淡然,以及对家族传统的坚守。

  4. 创作背景:北宋时期,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士大夫普遍重视文化修养和个人品德。在这种背景下,苏辙创作了《上巳后》,既表达了个人的心境变化,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文化情怀和生活理念。

  5. 艺术特色: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上巳后》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被后人传诵不衰。

《上巳后》不仅是苏辙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宋代文人生活状态和社会文化的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怀和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