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筠亭

爱竹能延客,求诗剩挂墙。
风梢千纛乱,月影万夫长。
谷鸟惊棋响,山蜂识酒香。
只应陶靖节,会听北窗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绿筠亭》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绿筠亭的自然美景,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和诗歌的热爱之情。下面将深入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厚的艺术造诣被后人称颂。他出生于眉州眉山县,后随家族迁徙至江苏徐州,晚年则居住于浙江杭州。在政治生涯上,苏轼经历了从朝廷高官到流放的命运起伏,最终得以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

  2. 诗歌原文
    爱竹能延客,求诗剩挂墙。
    风梢千纛乱,月影万夫长。
    谷鸟惊棋响,山蜂识酒香。
    只应陶靖节,会听北窗凉。

  3. 诗歌解读

  • 爱竹能延客:苏轼在此表达了他对竹子的深厚情感。他认为竹子具有延揽宾客的能力,能够使访客感到宾至如归,从而留下深刻的记忆。
  • 求诗剩挂墙:苏轼喜欢书法和诗歌,他在绿筠亭中悬挂自己的诗句,以展示他的才华。
  • 风梢千纛乱,月影万夫长:这里形容的是风中的竹林摇曳生姿,月光下竹影如同千军万马般壮观。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苏轼展现了绿筠亭的迷人景色。
  • 谷鸟惊棋响,山蜂识酒香:描写了绿筠亭中的自然之声和气息。谷鸟的鸣叫和山中蜜蜂的嗡嗡声,以及酒香四溢的场景,使得绿筠亭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 只应陶靖节,会听北窗凉:这句诗引用了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苏轼想要寻找一位像陶靖节这样的隐士,共同享受宁静的生活。这里的“北窗凉”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和内心的平和。

《绿筠亭》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绿筠亭的描写,苏轼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无限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