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
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
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
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不仅是对弟弟苏辙新官上任的亲切问候,也表达了诗人深厚的兄弟情谊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旧隠三年别,杉松好在不?
    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
    闭户时寻梦,无人可说愁。
    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

  2. 主题分析

  • 情感表达:诗歌以“旧隐三年别”开头,表达了诗人与弟弟分别三年的情感。接着,“我今尚眷眷”,表现了诗人对弟弟初到陈州的关切和深情。“闭户时寻梦”,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梦中思念弟弟的情景。而“双泪寄南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落泪,将泪水寄托在远方的弟弟身上。
  • 兄弟情深:诗中“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一句,揭示了兄弟间即使身处不同地方,那份深厚的情感依然如常川之水,源远流长。最后两句“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则更加强了这种跨越空间的情感联系,通过泪水这一媒介,传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深深祝福和不舍之情。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一个词句都经过精心挑选,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又体现了其文学造诣。
  • 意象生动:诗中的“旧隐三年别”,“杉松好在不”、“还来送别处”,等意象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 情感真挚:整首诗歌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无论是对过去的怀念,还是对未来的祝愿,都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

《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兄弟深情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通过对这组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作为文学大师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对友情、家庭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