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萧萧满故丘,知君怀抱尚悲秋。
算来九九无多日,唱著三三忆旧游。
皓月徘徊应许共,清诗妙绝不容酬。
梅花社燕难相并,莫为吴娘暗泪流。
会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会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是一首唐代诗作,作者是李峤。这首诗是李峤应友人之请而写的,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情深厚感情的赞美。全诗共四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句“竹席初凉”,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在炎热的夏季,坐在凉爽的竹席上,享受着宁静与舒适。这里,“竹席”是夏日的象征,代表着清新自然的气息;“初凉”则传达了夏日炎炎中难得的一丝清凉。这样的描写,不仅营造出了一个宜人的夏夜氛围,也为下文的抒情铺垫了情感基调。
诗人以“月色如水”作为第二句,将夜空中的皎洁月光比作清亮透明的水流。这里的“月色如水”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月光洒在竹席上,仿佛给竹席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陶醉其中。这种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所感受到的那份宁静与和谐。
最后一句“清风送爽”,则是对前两句景象的升华。当清风徐徐吹来时,那凉爽的感觉变得更加明显,仿佛能听到风声轻轻拂过肌肤的声音。这句诗将风、水、竹席三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这不仅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更凸显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会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深情厚意的表达以及对友情美好时刻的赞美。同时,这首短小精悍的诗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唐代文化和艺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