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归来羯鼓打凉州。
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流泉无弦石无窍,强名水乐人人笑。
惯见山僧已厌听,多情海月空留照。洞庭不复来轩辕,至今鱼龙舞钧天。
闻道磬襄东入海,遗声恐在海山间。锵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成君独喜。
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东阳水乐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阳水乐亭》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诗歌原文: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归来羯鼓打凉州。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流泉无弦石无窍,强名水乐人人笑。惯见山僧已厌听,多情海月空留照。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还因其在政治、哲学和艺术领域的成就而被后世尊称为“文坛巨擘”。他的诗文作品广泛涉及山水、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诗歌赏析:《东阳水乐亭》是一首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诗作,通过描绘东阳水乐亭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和赞美。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同时,通过对山石与泉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
《东阳水乐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更是苏轼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结晶。它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谐的追求和尊重。对于喜爱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和深刻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