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归来羯鼓打凉州。
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流泉无弦石无窍,强名水乐人人笑。
惯见山僧已厌听,多情海月空留照。洞庭不复来轩辕,至今鱼龙舞钧天。
闻道磬襄东入海,遗声恐在海山间。锵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成君独喜。
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注释】:

君:指白居易。白公:指白居易,字乐天。白公引泾东注渭:指白乐天曾劝谏唐宪宗要修治泾水以西的渭河,使其东流。五斗黄泥一钟水:指唐人诗中常用“黄泥”代指酒,“钟”指量器,比喻用酒消灾。哥舒横行西海头:指哥舒翰在唐代任安西四镇节度使时,曾率兵大破吐蕃,横行西域,故称“横行”。羯鼓:即羯鼓手,是古代一种击打乐器的艺人。凉州:今甘肃武威,古为河西走廊上的一个城市,因地处丝绸之路之旁而得名。石壁:指山崖上的石头。有声无用之清流:即指清澈的泉水。流泉无弦石无窍:指泉水没有音乐伴奏。强名水乐: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水乐。人人笑:人人都嘲笑它。

惯见:常看见。山僧:和尚。厌听:讨厌听到。多情海月空留照:指月光照海,但海中的鱼儿却得不到月光的照耀,只能孤寂地游动。洞庭:洞庭湖,这里泛指洞庭一带。不复来轩辕:指洞庭湖水不再往西边流了。轩辕:黄帝的宫殿,这里借指帝王所在之地。鱼龙舞钧天:指天上的鱼龙在表演舞蹈,形容水势浩大,如天地间都在为之舞动。闻道磬襄东入海:指听说磬襄寺的僧人已经把磬带到海上去了。磬:佛教的一种打击乐器。遗声恐在海山间:指磬的声音恐怕还在海上山间回荡。锵然:指声音清脆悦耳。涧谷含宫徵:指涧谷之间充满了宫徵之声。宫徵:古代音乐术语中的一种音调,这里泛指美妙的音乐。节奏未成君独喜:指乐曲尚未完成,而作者对此感到十分欢喜。

不须写入薰风弦:指不必将这首小曲写进《薰风》这部乐曲中去。纵有此声无此耳:即使这首曲子存在,也没有谁能够欣赏它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隐士的赞美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崇敬之情。

首联:“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归来羯鼓打凉州。”这是说隐士不学白乐天的治国之道,也不愿效仿哥舒翰平定西域、横行西域的战绩,而是回到深山老林中过着清静的生活;他更不会喜欢像羯鼓手那样敲着鼓,去奏响那些热闹的曲子。

颔联:“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流泉无弦石无窍,强名水乐人人笑。”意思是说,这位隐士偏爱这山间的清泉,尽管这泉水无声无息,但他却喜欢它那悠扬流淌的声音;这泉水虽然无法演奏出美妙的曲子,但却被人们称为“水乐”。这里的“有声无用”指的是这清泉虽然能发出声音,却不能为人类提供水源,因此被称为“无用之清流”,然而人们仍然喜爱它的声音。

颈联:“惯见山僧已厌听,多情海月空留照。”意思是说,这山间的僧人早已厌烦了这清泉潺潺流淌的声音,而那海上的月亮却依然孤独地照亮着海面。这句诗描绘了隐士与世俗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

尾联:“洞庭不复来轩辕,至今鱼龙舞钧天。”意思是说,洞庭湖的水再也不流向西方了,因为那里的鱼龙们已经在那里欢快地跳舞了;这里的水已经变成了咸味,再也吸引不了鱼龙们了。这里的“轩辕”指的是帝王所在的地方,而“鱼龙舞钧天”则是形容水势浩大的景色。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