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二首

少年饮红裙,酒尽推不去。
呼来径山下,试与洗尘雾。
痴马惜障泥,临流不肯渡。
独有汝南君,从我无朝暮。
肯将红尘脚,暂著白云屦。
嗟我与世人,何异笑百步。
功名一破甑,弃置何用顾。
更凭陶靖节,往问征夫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王守仁(1472-153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被尊称为“阳明先生”。

这首诗的背景是在王守仁游径山时,与周长官、李秀才两位朋友一起欣赏风景、交流诗词。诗中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王守仁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蕴含着王守仁自己的思想感悟和人生哲理。

诗的内容如下:

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二首。
径路转回环,云峰出两崖。
一溪分石窦,千树荫岩阿。
幽鸟自相语,野花随处开。
何须更问津,此境已忘机。

第一首诗描述了径山的美景,山间道路蜿蜒曲折,云雾缭绕,山峰耸立,宛如两道屏障。溪水从石缝中流淌下来,形成清澈的石洞和树木掩映的岩壁。山中的鸟儿相互交谈,野花随处可见。这里无需询问如何到达,只需跟随内心的指引。

第二首诗则表达了王守仁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他认为,人们不必过分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只需要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淡泊。这种思想体现了王守仁的道家哲学和禅宗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