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西岩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况复情所钟,感概萃中年。
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
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放怀事物外,徙倚弄云泉。
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慷慨桓野王,哀歌和清弹。
挽须起流涕,始知使君贤。意长日月促,卧病已辛酸。
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空馀行乐处,古木昏苍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东西岩》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游览东山时的所见所感,展示了其深邃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具体分析:

  1. 作者背景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他的作品广泛流传,尤其在文学领域有着极高的成就。
  1. 诗歌内容
  • 诗中开头“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况复情所钟,感慨萃中年”表达了对谢安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谢安以其宽广的胸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闻名于世。
  • “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则描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情景。他享受着音乐和自然的陶冶,但担心年幼的孩子们不能理解这种境界。
  1. 艺术手法
  • 《游东西岩》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是将东山比作谢安的东山,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使得整首诗富有文化内涵。
  1. 情感表达
  • 诗中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感概,还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1. 历史地位
  • 作为宋代的重要诗人之一,苏轼的文学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诗作被后人传颂不衰,而《游东西岩》作为其代表作之一,更是广为人们所熟知。

《游东西岩》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体现,也是其文学造诣的展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