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舒教授寄李公择

草书妙绝吾所兄,真书小低犹抗行。
论文作诗俱不敌,看君谈笑收降旌。
去年逾月方出昼,为君剧饮几濡首。
今年过我虽少留,寂寞陶潜方止酒。
别时流涕揽君须,悬知此欢堕空虚。
松下纵横馀屐齿,门前轣辘想君车。
怪君一身都是德,近之清润沦肌骨。
细思还有可恨时,不许蓝桥见倾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舒教授寄李公择》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其作品广泛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2. 诗歌原文
    草书妙绝吾所兄,真书小低犹抗行。
    论文作诗俱不敌,看君谈笑收降旌。
    去年逾月方出昼,为君剧饮几濡首。
    今年过我虽少留,寂寞陶潜方止酒。
    别时流涕揽君须,悬知此情终不移。

  3.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次韵舒教授寄李公择》作为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其中对草书与真书的对比,不仅展示了苏轼对书法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他对于不同文风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期待,表达了作者对其深厚的友情和仰慕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聚场景和别离时的深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 主题思想:诗的主题聚焦于友情,通过书法和文采的讨论,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友人的仰慕之情。

苏轼的《次韵舒教授寄李公择》不仅是一首表现友情和才艺的作品,更是宋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苏轼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和创作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