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

异时长笑王会稽,野鹜膻腥污刀几。暮年却得庾安西,自厌家鸡题六纸。
二子风流冠当代,顾与儿童争愠喜。秦王十八已龙飞,嗜好晚将蛇蚓比。
我生百事不挂眼,时人谬说云工此。世间有癖念谁无,倾身障簏尤堪鄙。
人生当著几緉屐,定心肯为微物起。此墨足支三十年,但恐风霜侵发齿。
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罍先耻。逝将振衣归故国,数亩荒园自锄理。
作书寄君君莫笑,但觅来禽与青李。一螺点漆便有馀,万灶烧松何处使。
君不见永宁第中捣龙麝,列屋闲居清且美。倒晕连眉秀岭浮,双鸦画鬓香云委。
时闻五斛赐蛾绿,不惜千金求獭髓。闻君此诗当大笑,寒窗冷砚冰生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这首诗是苏轼在接到好友舒教授来访并观赏他收藏的古墨时所作。诗中,苏轼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以及他对朋友来访的感激之情。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东坡先生字子瞻,少尝以书见知于眉州苏轼氏。年四十余,始作墨竹派头,天下争自为之。后三十年,乃见其真。故虽书学柳公权、薛稷、颜真卿及怀素,而犹有集古大家之大成者。然此公非独好书,盖喜客之至,不避劳苦,所以宾客辐辏,门如市也。

元丰三年正月二十日,予过维扬,夜雪甚盛,未明造见太守朱君逸民,留饮,坐久之,朱命举酒属予曰:“吾闻子为政无一事似乐天者,今将行部,必能体乐天之意乎?不然,何以称乐天耶?”予应之曰:“某虽不及乐天贤,请子以元、白为法。”朱君曰:“然则子何如元、白也?”予对曰:“元、白文章豪放飘逸绝俗出尘,予所不能远追;但元之辞章华采,白之言语简淡,子又何取焉?且二人皆以诗名,尤工于歌行,而乐天则长于短句,短小精悍,可谓善矣,然而子独谓我不如之,岂非高我哉!”朱君笑曰:“吾非谓子不如元、白,特以为乐天诗格高妙耳。子方欲学之,而先誉之,则失矣。”予因再拜而言曰:“愿受教。”

是日,与太守同游平山堂,太守出所藏汉画《枯木怪石图》,大略如北苑笔意。予戏作一诗,戏为三绝句云:“枯木苍颜野水横,古槎怪石大嵄峥。人言此是丹青手,不许儿童识老苍。”(《东坡志林》)

“古槎”二字用事。槎,筏也。

“嵄”字用事。

“不许儿童识老苍”用事。

“苍”字用事。

“老”字用事。

朱君大喜曰:“此真子美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者也。子何独知古人如此?昔人每读古人诗,至佳处辄叹赏不已,往往自谓:‘吾当如何得如是?’今子已得之矣。”予亦自喜曰:“吾于古人未尝不求如彼,然一见即合,然后知其言不妄尔。”

是夕,复与太守同泛西湖,晚归,宿于治平寺。二鼓时,雪霁月出,庭中积雪覆地如钱,隔墙闻叩门声,视之,乃朱君之子厚甫也。呼入,与饮。饮毕,朱君送余出寺门,曰:“明日早发,可迟速来相访。”

是夜,余卧内厅,仰卧北窗前席上,以手支颐,目视左壁间壁间挂一轴,乃王右军帖,纸色极旧,字迹宛若新出者,乃《快雪时晴帖》。

右军《快雪时晴帖》真迹,余所见者凡两本。《宣和画谱》所载,乃绍兴中内府所摹本。绍兴末年,黄伯思见之,疑非右军真迹,乃求诸士夫家求观之,得之者止一家。近世以来,唯赵德麟家有之。德麟死四十年矣,今不知所在。又有《寒食帖》,乃右军《祭侄文稿》后半也。

此帖真迹,余所见者凡三本。元丰二年八月十三日,余在湖州,见此帖于鲁直家第二室东壁间壁间。元丰三年正月二十日,在维扬见此帖于太守朱逸民家北窗前席上。元丰四年二月十六日,在钱塘见此帖于定惠院主僧道济房中。

今《宣和画谱》所载《快雪时晴帖》乃绍兴中内府所摹本,绍兴末年黄伯思所未见者,不知何在。其后有《寒食帖》,乃右军《祭侄文稿》后半也。此二帖皆真迹也。

东坡先生字子瞻,少尝以书见知于眉州苏轼氏。年四十余,始作墨竹派头,天下争自为之。后三十年,乃见其真。故虽书学柳公权、薛稷、颜真卿及怀素,而犹有集古大家之大成者。然此公非独好书,盖喜客之至,不避劳苦,所以宾客辐辏,门如市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