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谪仙诗

我居青空里,君隐红埃中。声形不相吊,心事难形容。
欲乘明月光,访君开素怀。天杯饮清露,展翼登蓬莱。
佳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对面一笑语,共蹑金鳌头。绛宫楼阙百千仞,霞衣谁与云烟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白谪仙诗》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该诗是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用以纪念历史上的诗人李白,并表达了对李白诗才和高洁人格的崇敬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作品内容:苏轼在《李白谪仙诗》中,首先提到李白的“谪仙人”称号,这一称号源于李白被贬至人间的历史事件。苏轼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李白诗才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文采。
  2. 创作背景:苏轼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是在宋朝时期,此时他已经经历了多次的政治变迁,包括被贬、流放等经历。这些经历使他更加懂得文人的不易,也激发了他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因此,他选择创作这首纪念李白的诗歌,以表达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和敬仰。
  3. 艺术特色:苏轼的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首先,它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的运用使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音节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其次,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将李白比作“酒星”,将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如河中的大鲸倾饮百川,霜生云起等,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李白谪仙诗》是苏轼为了纪念李白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它不仅表达了对李白的崇敬之情,也展示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