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

煌煌世冑馀,夫子非碌碌。
由来有诗书,所以能绝俗。
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
扁舟下南来,逸驾追鸣鹄。
遇胜即徜徉,风餐兼露宿。
嗟余偶倾盖,一笑外羁束。
杖策每过从,相携访山谷。
东风披鲜云,绣错出林麓。
松门有时尽,幽景无断续。
崖转闻钟声,林疏见华屋。
衔山馀落景,归迹犹踯躅。
谁云邺下欢,往事不可复。
吾曹二三子,取乐亦云足。
愿公寄新诗,一一能见录。
船头行北归,囊橐有美玉。
尘埃京洛人,亦与洗心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作于熙宁五年(1072年)作者任杭州通判期间的四月,时在黄州(今湖北黄冈)。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游山呈通判承议  
苏轼  
  
游人五湖去,病眼一窗空。  
虎豹九关远,风涛万古同。  
猿攀红树泣,龙卧绿潭东。  
何日西湖上,樽前醉画工。  

此诗通过描写山水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