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临江仙 · 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译文
休文体弱多病身体虚弱,连垂腰的金带都不堪佩繫了。望湖楼上正飘散着花香,春天和煦微风吹拂着衣袖,眼望着皓月当空,耳听着悠扬箫声。
酒醉睡去,又从梦中惊醒,正听见漏壶的长流滴水发出清脆而单调的声响,倚在床上似乎感到了无比潮湿。身边的侍酒美人不见了,内心的空虚好像花上的月亮,正在天际空自徘徊,自己竟是空度良宵。
介绍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送词。上片写词人病愈,夜晚带着虚弱的身体登望湖楼。下片抒发了词人心绪孤寂之情。全词采用用典写作手法,含蕴深邃、韵味悠长,情随景转,超以象外,启人心扉,艺术手法十分高超。
注解
临江仙: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词牌。《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後主词名《谢新恩》。贺方回词有「人归落雁後」句,名《雁後归》。韩涧泉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易安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南宋黄叔旸《花庵词选》注,「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明董逢元《唐词纪》认为,此调「多赋水媛江妃」,即多为咏水中的女神。调名本意即咏临江凭吊水仙女神。近代学者任半塘先生据敦煌词有句云「岸阔临江底见沙」谓词意涉及临江。「临」本意是俯身看物;临江而看的自是水仙。但中国历代所祭的水仙并不确定。像东汉袁康、吴平《越绝书》所记的春秋吴国功勋伍子胥受谗而死成为长江水仙,东晋王子年《拾遗记》称战国楚大夫屈原为湘江水仙。此外,还有琴高、郭景纯、陶岘(Xiàn)各为不同水仙的记载。另外,投湘江而死的舜之二妃、三国魏曹子建笔下的洛河女神,都是人们祭祀的对象。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後阕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後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成绩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後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子澄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後主词之前後换韵、顾夐(Xiòng)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後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芗林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後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方回词为主,而以晏小山词之第二句添字、冯正中词之前後换韵、後阕第四句减字、王逐客词之後阕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创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後,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阕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柳耆卿演为慢曲,《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
项长官:龙榆生笺:「未详。」
多病休文:傅子立注:「《宋书》:『沈约字休文。武帝立,累迁光禄大夫。初,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遂以书陈情于徐俛,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欲谢事,求归老之秩。』」刘尚荣按:「傅注係节引《南史·卷五十七·沈约传》、《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望湖楼:傅子立注:「望湖楼在钱塘。」刘尚荣按:「参见《东坡诗集·卷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并诸家注。」
董娇饶:元延祐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作「董娇娆」。傅子立注:「杜子美:『佳人屡出董娇饶。』注云:『娇饶,名姬也。宋子景有《董娇饶》诗。』」刘尚荣按:「参见《九家集注杜诗·卷九·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饶』原作『娆』。又按,据《玉台新咏·卷一》,《董娇饶》诗作者非宋子景,乃宋子侯也。《九家注》亦谓宋子侯云云。傅注误。」
花上月:《东坡外集》作「花月下」。
空度:《东坡外集》作「几度」。
可怜宵:傅子立注:「沈玄机《感异记》:『玄机名警,因奉使秦陇,过张女郎庙,酌水、献花以祝云:「酌彼寒泉水,红芳掇嵓谷。虽致之非远,而荐之异俗。丹诚在此,神其感录。」既而日暮,短亭税驾,望月弹琴,作《凤将雏雏衔娇曲》,其词云:「命啸无人啸,含娇何处娇。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刘尚荣按:「《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六·沈警》引此则,云出自《异闻录》,字句小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