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 集句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争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清俊的容貌柔润着洁白滋泽的皮肤。唱一曲《倒金壶》的清亮之歌。婀娜多姿的《杨柳枝》全都熟悉。怎么比得上二月初的豆蔻梢上的花呢!

年少时光即刻消逝。良辰暗暗地换得醉酒的工夫。丝罗帐子柔和地吊在白烛的背后。欢乐啊,如同舍弃掉平生的英俊气概!

介绍

《南乡子·集句》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词人写自己妻子王弗的美貌,下片写难忘新婚夜的欢乐生活。全词采用集句的形式,反映了词人年少时的美满婚姻生活。

注解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金奁集》入「黄钟宫」。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多咏江南风物。近代学者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南乡子》,舞曲,敦煌卷子内有舞谱。」清末况夔笙《餐樱庑词话》则引宋周草窗云:「李德润、欧阳炯辈俱蜀人,各制《南乡子》数首,以志风土,格同《竹枝》体。」舒白香《白香词谱》:「南乡即南国,唐人称南中。……」南中,古地区名,时北临益州,南接交州,东连荆州南部,西通诸部落,即今云南、贵州及四川大渡河西南部。三国属蜀汉,蜀汉以巴、蜀为本,其地在巴、蜀之南,故名。蜀汉灭,归晋。陈元龙注《片玉集》云「晋国高士全隐于南乡,因以为氏也(号南子)」,因谓调源此。又据《白香词谱》:「本词初为单调,创于欧阳炯;《词律》所收,有其二十七,二十八字两首。如『路入南中,恍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底纤纤抬素手。』固为本意也。」然若以「路入南中」句取名,调名当为《南中子》,况欧词调名已是《南乡子》,故知欧阳炯是依《南乡子》调填词。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两平韵,三仄韵,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此词牌即以欧阳炯《南乡子》为正体。冯正中、李德润俱本此添字。双调者始自南唐冯正中词。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阕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者。其定格为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此调宋人作者甚众,除抒情外,亦有写景、言志之作。此调以七字句为主,平韵甚密,音节响亮,气势奔放,前后阕各一个两言句,又使奔放生回环之味。唱时音节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集句:辑前人诗句以成篇什。

「寒玉细凝肤」句:出唐·吴子华《即席十韵》诗:「暖金轻铸骨,寒玉细凝肤。」寒玉,喻容貌清俊。

「清歌一曲《倒金壶》」句:出唐·郑都官《席上贻歌者》诗:「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倒金壶》,曲调名。

「冶叶倡条遍相识」句:出唐·李义山《燕台春》诗:「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冶叶倡条,傅注本作「杏叶菖条」,兹从明吴讷钞本。

「争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句:出唐·杜樊川《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豆类植物,名草果,可食用,喻少女。

「年少即须臾」句:出唐·白乐天《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庾三十二补阙、杜十四拾遗、李二十助教、员外窦七校书》诗:「岁华何倏忽,年少不须臾。」

「芳时偷得醉工夫」句:出唐·郑云叟《招友人游春》:「难把长绳系日乌,芳时偷取醉工夫。」

「罗帐细垂银烛背」句:出唐·韩致尧《闻雨》:「罗帐四垂红烛背,玉钗敲著枕函声。」

「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句:出唐·杜樊川《寄杜子》:「狂风烈燄虽千尺,豁得平生俊气无。」

赏析

明·沈震峰《草堂诗馀·别集·卷二》:此词遇铁堪铸,不露一痕。……是词非诗而实诗,尊诗贬词者合作何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