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争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南乡子 · 集句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争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译文:
寒冷的玉质细腻如肌肤,清澈的歌声在《倒金壶》中婉转流淌。我与那些冶艳妖媚的歌伎们都曾经互相熟悉,但在豆蔻年华、二月初时,却不如独自欣赏梅花盛开的景象更加美好。年轻时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能够尽情地享受美酒与欢乐。夜晚在华丽的帷帐下,蜡烛摇曳生辉,伴随着欢愉的氛围,我豁然开朗,仿佛拥有了一生从未拥有过的俊气。
注释:
- 寒玉细凝肤 - 形容肌肤如同冷玉般细腻光滑。
- 清歌一曲 - 清丽的歌声。
- 倒金壶 - 古代乐器的一种,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乐器或乐曲名。
- 冶叶倡条 - 指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子。
- 豆蔻花梢 - 指少女的芳龄,通常指十三四岁的年纪。
- 须臾 - 片刻的意思。
- 芳时 - 美好的时光,这里指春天。
- 偷得 - 偷偷享受,这里指在美好时光里饮酒作乐。
- 银烛 - 银色的蜡烛,象征光明和温暖。
- 罗帐 - 用丝绸制成的帐幕。
- 细垂 - 轻轻垂下。
- 银烛 - 银色的蜡烛或灯光。
- 欢娱 - 快乐的享受。
- 平生 - 整个人生。
- 俊气 - 英俊的气概。
赏析:
这首诗以“寒玉”开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纯净的意境,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格。随后,诗人通过“清歌一曲《倒金壶》”描绘了一个音乐悠扬的场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下来的两句转向对年轻时代的回忆,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提到“冶叶倡条遍相识”,意味着诗人与当时风尘中的歌女们都有过交往,但诗人最终选择了更加高雅、纯粹的生活。最后两句则转向对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芳时偷得醉工夫”展现了诗人在美好时节中尽情享受生活的愉悦;而“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则传达出诗人在欢愉中达到了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提升,仿佛拥有了一生未曾拥有过的风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