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土河

长叫山旁一水源,北流迢递势倾奔。
秋来注雨弥郊野,冬后层冰度辐辕。
白草悠悠千嶂路,青烟袅袅数家村。
终朝跋涉无休歇,遥指邮亭日已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土河》是宋代文人苏颂的一首词,通过描写土河的景色和自然变化,表达了人们在艰苦环境下不断奋斗的精神。以下是对《过土河》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苏颂(约982年—约1043年),字子容,泉州晋江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和文学家,官至尚书工部侍郎,主持编纂了《册府元龟》、《新仪象法度》。他不仅在政治和科学上有所建树,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1. 诗词原文
    长叫山旁一水源,北流迢递势倾奔。
    秋来注雨弥郊野,冬后层冰度辐辕。
    白草悠悠千嶂路,青烟袅袅数家村,
    终朝跋涉无休歇,遥指邮亭日已昏。

  2. 诗词赏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过土河》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如“北流迢递势倾奔”形容水流的湍急与壮观,“秋来注雨弥郊野”则展现了秋天雨水充沛的景象。这些描述不仅仅停留在视觉上,还通过季节变化反映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 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诗句中的“终朝跋涉无休歇”和“遥指邮亭日已昏”,反映了劳动者艰辛的生活状态,他们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过程中,展现了勤劳坚韧的精神。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还透露出对劳动者辛勤劳动的赞美。

《过土河》不仅是苏颂个人文学成就的象征,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坚持奋斗、珍惜自然等丰富的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