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得那人归,怎便教来也。一日相思十二辰,真是情难舍。
本是好因缘,又怕因缘假。若是教随别个人,相见黄泉下。
卜算子 · 答幼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罗惜惜《卜算子·答幼谦》赏析
宋代诗人罗惜惜的《卜算子·答幼谦》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诗歌,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该诗作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恋人的深切思念,还透露了对命运和缘分的深刻思考。
“幸得那人归,怎便教来也。”这一句揭示了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渴望以及由此带来的矛盾心情。一方面,她渴望与所爱之人重逢相守;另一方面,又担心这样的重逢可能只是一场悲剧。这种复杂的心情在古诗中显得格外真实而动人。
“一日相思十二辰,真是情难舍。”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日夜思念爱人的情景,十二时辰代表时间的流逝,每一秒都充满了对爱人的深情怀念,体现了时间在爱情面前显得如此无力和短暂。
“本是好因缘,又怕因缘假。”这一句反映了主人公对爱情本质的思考。美好的感情可能只是虚幻的幻想,这既是一种现实的担忧,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哲学反思。
最后两句“若是教随别个人,相见黄泉下。”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如果爱情不能如愿以偿,那么不如选择在黄泉之下与心爱的人相见,这种决绝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不仅能欣赏到罗惜惜卓越的文学才华,更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爱情与人生的复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