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守坚觉初二僧

曾携旧书卷,来宿古禅林。
方外求知性,诗中得赏音。
炉开山夜静,门掩雪天阴。
杌上一寒砚,灯前三苦吟。
韵强颜汗落,句切鬓丝侵。
玉就还重琢,河穷更远寻。
穴争探乳虎,沙独拣良金。
字稳天星转,篇终海月沉。
唱酬同记录,得失暗规箴。
木铎不徇路,薰风难和琴。
半生谁引手,中道比分襟。
分野三吴阔,年华二纪深。
师方传祖印,我欲谢朝簪。
岭外烟岚地,湖边云水心。
情悰张翰鲙,梦想陆机禽。
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守坚觉初二僧》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作品,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寄守坚觉初二僧》的全文如下:

曾携旧书卷,来宿古禅林。
方外求知性,诗中得赏音。
炉开山夜静,门掩雪天阴。
杌上一寒砚,灯前三苦吟。
韵强颜汗落,句切鬓丝侵。
玉就还重琢,河穷更远寻。
穴争探乳虎,沙独拣良金。
字稳天星转,篇终海月沈。

在这首诗中,苏舜钦巧妙地将禅宗修行的意境融入诗歌之中。首句“曾携旧书卷,来宿古禅林”便描绘了诗人携带着陈旧的书籍来到古老的寺院投宿的场景。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于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探索。

第二句“方外求知性,诗中得赏音”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宗教和文学之间寻求平衡的心态,以及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真理和美好情感的向往。第三句“炉开山夜静,门掩雪天阴”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基调。

第四句至第六句,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夜晚寺院内的景象:炉火微微照亮了周围的黑暗,而寂静的夜晚中只有雪花飘落的声音。这些描写不仅烘托了诗人孤独清高的心境,也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加深邃和宁静。第七句“杌上一寒砚,灯前三苦吟”则揭示了诗人深夜苦读的情景,通过“寒砚”和“苦吟”这两个意象,表现了诗人勤奋学习的精神。

第八句“韵强颜汗落,句切鬓丝侵”,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创作中的艰辛。尽管身体疲惫,但仍坚持不懈地写作,直到汗水淋漓,鬓发被汗水浸湿。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辛勤工作的场景,同时也反映出他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

第九句“玉就还重琢,河穷更远寻”则意味着虽然已经有所成就,但仍需不断打磨和完善。这不仅是对个人创作的自我要求,也是对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体现。第十句“穴争探乳虎,沙独拣良金”则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优秀作品的珍视和追求。

最后两句“字稳天星转,篇终海月沈”则寓意深远。字迹稳健如同天体运行,而作品的结束如同海市蜃楼般虚幻。这既是对诗人书法造诣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其文学创作的高超技艺和深刻内涵的概括。

《寄守坚觉初二僧》作为苏舜钦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邃的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而闻名于世。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独特韵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