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龙兴寺十方讲院记

予少时,客游金陵,浮屠慧礼者从予游。予既吏淮南,而慧礼得龙兴佛舍,与其徒日讲其师之说。尝出而过焉,庳屋数十椽,上破而旁穿,侧出而视后,则榛棘出入,不见垣端。指以语予曰:“吾将除此而宫之。虽然,其成也,不以私吾后,必求时之能行吾道者付之。愿记以示后之人,使不得私焉。”当是时,礼方丐食饮以卒日,视其居枵然。余特戏曰:“姑成之,吾记无难者。”后四年,来曰:“昔之所欲为,凡百二十楹,赖州人蒋氏之力,既皆成,盍有述焉?”噫!何其能也!
盖慧礼者,予知之,其行谨洁,学博而才敏,而又卒之以不私,宜成此不难也。世既言佛能以祸福语倾天下,故其隆向之如此,非徒然也。盖其学者之材,亦多有以动世耳。今夫衣冠而学者,必曰自孔氏。孔氏之道易行也,非有苦身窘形,离性禁欲,若彼之难也。而士之行可一乡、才足一官者常少。而浮屠之寺庙被四海,则彼其所谓材者,宁独礼耶?以彼之材,由此之道,去至难而就甚易,宜其能也。呜呼!失之此而彼得焉,其有以也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扬州龙兴寺十方讲院记》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

王安石的这篇作品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与文化研究的珍贵资料。它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还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独到见解和人文关怀。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王安石的思想世界,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注解

十方:指东南西北等十个方位。

讲院:僧徒讲经说法之处,即寺庙。

浮屠:佛教用语,即和尚。

慧礼,和尚法名。

枵然:枵,音xiāo,本指中心空虚的树根,此指空虚。

孔氏:指孔子。

有以也夫:有所作为吧。有,通“为”,也夫,语助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