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少时,客游金陵,浮屠慧礼者从予游。予既吏淮南,而慧礼得龙兴佛舍,与其徒日讲其师之说。尝出而过焉,庳屋数十椽,上破而旁穿,侧出而视后,则榛棘出入,不见垣端。指以语予曰:“吾将除此而宫之。虽然,其成也,不以私吾后,必求时之能行吾道者付之。愿记以示后之人,使不得私焉。”当是时,礼方丐食饮以卒日,视其居枵然。余特戏曰:“姑成之,吾记无难者。”后四年,来曰:“昔之所欲为,凡百二十楹,赖州人蒋氏之力,既皆成,盍有述焉?”噫!何其能也!
盖慧礼者,予知之,其行谨洁,学博而才敏,而又卒之以不私,宜成此不难也。世既言佛能以祸福语倾天下,故其隆向之如此,非徒然也。盖其学者之材,亦多有以动世耳。今夫衣冠而学者,必曰自孔氏。孔氏之道易行也,非有苦身窘形,离性禁欲,若彼之难也。而士之行可一乡、才足一官者常少。而浮屠之寺庙被四海,则彼其所谓材者,宁独礼耶?以彼之材,由此之道,去至难而就甚易,宜其能也。呜呼!失之此而彼得焉,其有以也夫!
扬州龙兴寺十方讲院记 我年轻时,曾经客居金陵,有一位名叫慧礼的僧人跟随我。当我在淮南任吏时,慧礼得到了龙兴寺的佛舍,和他的徒弟们每天讲解他老师的理论。有一次外出经过那里,看到一座低矮的房子,房顶破了一个洞,旁边还穿透出一根横梁,从侧面看去看不到墙头。慧礼用手指告诉我:“我将在这里建一座宫殿。尽管如此,建成之后,不会用来私占给我后人,一定要找一个能够实行我们道理的人把它交给他。”当时,慧礼正在向人讨要食物和水准备守丧,看他居住的地方空空如也。我特地开玩笑说:“你先建造它吧,我写下来不费什么功夫。”四年后,他回来说:“以前我想要做的事情,有一百零二十根柱子,依靠州里蒋家的人力,都已经建成了,何不记录一下这件事呢?”唉!他是多么能干啊!
我知道慧礼这个人,品行端洁,学识渊博而才能敏捷,同时又最终不为私利,所以完成这件事情应该是不难的。世人都言佛教能够用祸福之说迷惑天下,所以他如此兴盛,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的弟子们的资质,也是能动世的因素之一。今天那些穿着官服读书的人,一定会说自己是从孔子那里学的。因为孔子的道理容易实行,不需要像佛教那样苦行、禁欲。而那些士人的品行可以一乡之长,才能足可以做一官之职的人却很少。而佛教寺庙遍布四海,那么佛教徒所说的人才,难道只有慧礼一个人吗?凭借他们这样的资质,走孔子的道路,去掉难以做到的事情而达到很容易实现的目标,当然是能办得到的。啊!如果丢失了这样的机会而得到这样的好处,是有原因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