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释】

  1. 归朝欢:词牌名,属双调。多写离愁别恨。此词为作者自伤羁旅之作。
  2. 别岸扁舟三两只:离别的江边,只有几只小舟在缓缓地前行。
  3. 葭(jia)苇萧萧风淅淅:芦苇和芦苇之间,风声飒飒,吹得淅淅沥沥。形容秋天的景色。
  4. 沙汀宿雁破烟飞:沙洲上的大雁,冲破云雾飞过。
  5. 溪桥残月和霜白:残月映照在小桥上,被霜雪覆盖的河面显得洁白如玉。
  6. 渐渐分曙色:天色渐渐明亮起来。
  7. 路遥山远多行役:道路漫长而山高路远,常常要辛苦行走。
  8. 往来人:指四处奔波的人。
  9. 只轮双桨:只靠一只船桨划水。
  10. 利名客:追求名利的人。
  11. 乡关:家乡。
  12. 转觉:反而觉得。
  13. 羽翼:翅膀,比喻飞翔的工具或能力。
  14. 愁云恨雨:形容忧愁、怨恨的心情。
  15. 两牵萦:相互牵扯,难以解脱。
  16. 新春残腊相催逼:新春与残冬交替进行,互相推动。
  17. 浪萍风梗:像飘荡不定的浮萍,像被风折断的树枝。
  18. 归去来:回家去吧。
  19. 玉楼深处:指深宅大院中。
  20. 有个人相忆:想念一个人。

【译文】
离别的江边,只有几只小舟在缓缓前行,芦苇和芦苇之间,风声飒飒,吹得淅淅沥沥。沙洲上的大雁,冲破云雾飞过。溪桥上,残月映照在小桥上,被霜雪覆盖的河面显得洁白如玉,天色渐渐明亮起来。道路漫长而山高路远,常常要辛苦行走。四处奔波的人,只靠一只船桨划水。反而觉得愁云和恨雨相互牵扯,难以解脱。新春与残冬交替进行,互相推动。像飘荡不定的浮萍,像被风折断的树枝,回家去吧,深宅大院中,有个人在思念着我。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的一首描写旅途生活的词作。全词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色以及旅途中的人和事,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深深留恋。

词的开头部分通过对江边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寥。接着,通过描绘沙洲上的大雁、溪桥上的残月等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了一种离别的氛围。这种气氛不仅体现在自然风景上,更体现在作者的情感世界里,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浓郁的离愁别绪。

词中还运用了“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等意象,将读者的视线从江边引向远方,使画面更加广阔。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使得整首词的主题更加鲜明。

词以“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开篇的“别岸扁舟”,又深化了主题。这里的“玉楼深处”和“相忆”分别指的是作者所居之处和心中的牵挂之人。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更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使得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