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阁重帘深不卷。铜史黄昏催缓箭。那堪离别在兰时,梧桐落尽回心院。夜长君不见。漏痕犹比檀痕浅。麝煤残,银筝宝瑟,信手拈来倦。

侧侧寒生霜瓦溅。眼底屏山千里远。南来孤雁己先红,一声天际堪肠断。飘零秋万点。风条雨叶如相饯。最无僇,坐愁不寐,绛蜡和花剪。

归朝欢·秋夜

诗句释义:

  1. 画阁重帘深不卷,铜史黄昏催缓箭。那堪离别在兰时,梧桐落尽回心院。夜长君不见。漏痕犹比檀痕浅。麝煤残,银筝宝瑟,信手拈来倦。
  2. 侧侧寒生霜瓦溅,眼底屏山千里远。南来孤雁己先红,一声天际堪肠断。飘零秋万点。风条雨叶如相饯。最无僇,坐愁不寐,绛蜡和花剪。

译文:

  1. 画阁重重的窗帘深闭未拉,黄昏时分铜制的计时器催促着箭速。怎忍心在这梧桐落叶的季节与您离别?因为夜晚漫长看不到您的身影。漏壶中水珠的痕迹尚浅于檀木制成的滴漏痕迹。炉中的香灰已燃尽,而手中还残留着弹奏银筝和玉瑟时的余韵,心中感到疲倦。
  2. 侧边传来阵阵寒冷,仿佛霜雪打湿了屋瓦;远处的景色通过屏风映入眼帘,显得十分遥远。南飞的大雁已经先于人归去,它们发出的啼叫声令人心碎。我独自飘零在秋风之中,如同被万点秋雨相送。面对这无尽的忧愁,我无法入睡,只能点燃绛蜡和花枝来驱散心中的苦闷。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所作,名为《归朝欢·秋夜》的词。词人通过描述一个秋天的夜晚,表达了对离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哀愁。

第一首词主要描绘了一种深深的离别之情。画阁中的重帘深闭未卷,暗示着主人不在,铜制的计时器催促着箭速,表现了时间的紧迫和内心的焦急。梧桐树叶落下,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季节的变迁。夜深人静,却看不见离人的身影,增添了一种孤独和寂寞感。漏壶中水珠的痕迹还浅于檀木制的滴漏痕迹,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最后一句“麝煤残,银筝宝瑟,信手拈来倦”更是直接表达了词人对离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二首词则转向描绘了一幅远离家乡的大雁飞翔图景。大雁南飞,先于他人离去,它们的啼叫声让人心碎。自己独自一人飘零在秋风中,如同被万点秋雨相送一样,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情感。面对这无尽的忧愁,词人无法入睡,只能点燃绛蜡和花枝来驱散心中的苦闷。

整首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离别、相思、孤独等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和丰富。词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比喻等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整首词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同时,词人的表达也充满了一种古典文人的优雅和含蓄,使得这首词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