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烛星球初试灯,冰轮碾破碧棱层。来宵虽道十分满,未必胜如此夜明。
留上客,换瑶觥,任教楼外晓参横。春风从旧偏怜我,那更姮娥是故人。
鹧鸪天 · 正月十四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正月十四夜”是一首宋代词人朱敦儒的作品。这首词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宋代词坛的风格和特色。
朱敦儒的生平与创作背景对理解“鹧鸪天·正月十四夜”有重要影响。朱敦儒是两宋之际的著名词人,生于河南府洛阳,号洛川先生或岩壑居士。他的一生经历颇为丰富,从早年隐居不仕到南宋初避乱客居南雄州,再到被秦桧所害而遭贬谪,他的经历深刻地反映在他的诗词之中。在《鹧鸪天·正月十四夜》中,朱敦儒通过描写正月十四夜的元宵节盛景,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故人的深情。
词中的意象及其艺术手法体现了宋代词风的特点。朱敦儒善于运用象征、拟人等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在这首词中,“凤烛星球初试灯”与“冰轮碾破碧棱层”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节日灯火辉煌的景象,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此外,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如“春风从旧偏怜我,那更姮娥是故人”),朱敦儒传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感怀。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鹧鸪天·正月十四夜”不仅是宋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学经典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还能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鹧鸪天·正月十四夜”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宋代词作,不仅展现了朱敦儒高超的文学艺术成就,也传递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词不仅是了解宋代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学习和欣赏古代文人情感表达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