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丁丑春与锺离少翁、张元鉴登垂虹

柱策松江上,举酒酹三高。此生飘荡,往来身世两徒劳。长羡五湖烟艇,好是秋风鲈脍,笠泽久蓬蒿。想像英灵在,千古傲云涛。
俯沧浪,舌空旷,恍神交。解衣盘礴,政须一笑属吾曹。洗尽人间尘土,扫去胸中冰炭,痛饮读离骚。纵有垂天翼,何用钓连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 · 丁丑春与锺离少翁、张元鉴登垂虹’是宋代著名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张元干(1092-1168),字即之,号芦川,福建永福(今福建省长乐市)人,南宋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表达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2. 诗歌原文及翻译
    拄策松江上,举酒酹三高。此生飘荡,往来身世两徒劳。
    长羡五湖烟艇,好是秋风鲈鲙,笠泽久蓬蒿。

  3.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松江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人生漂泊不定、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 语言风格:张元干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力度,能够直接触动读者的心灵。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拄策”、“举酒”、“酹”等词语,以及“五湖烟艇”、“秋风鲈脍”、“笠泽蓬蒿”等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 艺术手法:张元干在创作中善用典,不仅使诗句更加深奥含蓄,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例如,“此生飘荡,往来身世两徒劳”中的“飘荡”和“来往”,既指个人的生活状态,也隐含了对历史沉浮的感慨。

张元干的《水调歌头》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作品,也是对生活美学的一种追求和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