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齐州后五首

【其一】
云帆十幅顺风行,卧听随船白浪声。
好在西湖波上月,酒醒还到纸窗明。
【其二】
画船终日扒沙行,已去齐州一月程。
千里相随是明月,水西亭上一般明。
【其三】
文犀剡剡穿林笋,翠靥田田出水荷。
正是西亭销暑日,却将离恨寄烟波。
【其四】
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西湖十顷秋。
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其五】
荷气夜凉生枕席,水声秋醉入帘帏。
一帆千里空回首,寂寞船窗只自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离齐州后五首》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

《离齐州后五首》是宋代诗人曾巩的七言绝句,创作于他离开齐州后的一段时光。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造诣。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感。诗中运用了“画船终日扒沙行”等形象生动的语句,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图。同时,“千里相随是明月”一句则巧妙地将月光融入画面,使整首诗更加空灵、唯美。此外,诗中的意象选择也十分巧妙,如“水西亭上一般明”,将明月置于水边的亭子里,形成了一种静谧而优美的意境。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成功地捕捉到了自然之美的独特之处。例如,“已去齐州一月程”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暗示了离别之情,而“水西亭上一般明”则通过月光映照下的景色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这种情感与景色的交融,使得诗歌更加动人。

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曾巩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曾巩的文学才华以及宋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

《离齐州后五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是曾巩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