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云帆十幅顺风行,卧听随船白浪声。
好在西湖波上月,酒醒还到纸窗明。
【其二】
画船终日扒沙行,已去齐州一月程。
千里相随是明月,水西亭上一般明。
【其三】
文犀剡剡穿林笋,翠靥田田出水荷。
正是西亭销暑日,却将离恨寄烟波。
【其四】
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西湖十顷秋。
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其五】
荷气夜凉生枕席,水声秋醉入帘帏。
一帆千里空回首,寂寞船窗只自知。
【其一】
云帆十幅顺风行,卧听随船白浪声。
好在西湖波上月,酒醒还到纸窗明。
译文:
我坐着云帆在海上航行,顺风而行,听着波浪拍打船身的声音。好在西湖的波面上有月亮,酒醒后仍然看到明亮的窗户。
注释:
- 云帆:指的是帆船上的帆,形状像云朵,所以叫云帆。
- 十幅:形容帆船上的帆很多,有十面。
- 顺风行:指帆船顺风行驶。
- 卧听:躺在床上听。
- 随船白浪声:随着船只行进时,海浪拍打船身的声音。
- 西湖波上月:指西湖的波面上的月亮。
- 梦魂长到木兰舟:形容自己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同梦中一样,永远回到故乡的小船——木兰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齐州后的五首诗中的第一首。诗人以自己的视角和感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海上航行画面。诗人坐在帆船上,听着波浪拍打船身的声音,看着湖面上的月亮,心情愉悦。最后一句“梦魂长到木兰舟”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其二】
画船终日扒沙行,已去齐州一月程。
千里相随是明月,水西亭上一般明。
译文:
乘坐画船在沙滩上行船,已经离开了齐州一个月的路程。千里之外相随的是明亮的月光,水西亭上也是一样的明亮。
注释:
- 扒沙:指在海滩上行走。
- 齐州:古地名,此处指齐州(今山东济南)。
- 水西亭:位于水边的西面亭子。
- 相随:相伴、跟随的意思。
- 明月:这里指月亮。
- 水西亭上一般明:比喻水西亭也如月亮一般明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齐州后的五首诗中的第二首。诗人乘坐着画船在沙滩上行船,已经离开了齐州一个月的路程。虽然远行千里,但月亮始终陪伴着他,使他感到温暖和安慰。最后一句“水西亭上一般明”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其三】
文犀剡剡穿林笋,翠靥田田出水荷。
正是西亭销暑日,却将离恨寄烟波。
译文:
文犀犀角尖锐而锋利,穿透林中的竹笋;翠绿色的荷叶就像女子的脸颊一样娇嫩,在水中摇曳生姿。正是在西亭消暑的日子,却把离别的愁绪寄托在茫茫的烟波之中。
注释:
- 文犀:指的是犀角,一种珍贵的材料。
- 剡剡:形容犀角尖锐而锋利。
- 穿林笋:穿过竹林里的竹笋。
- 翠靥:形容荷叶的颜色翠绿,像女子的脸颊一样娇嫩。
- 田田:形容荷叶的形状像圆盘一样紧密相连。
- 西亭:指西面的亭子。
- 销暑:消暑的意思。
- 烟波:指水面上漂浮的烟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齐州后的五首诗中的第三首。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文犀犀角尖锐而锋利,穿透林中的竹笋;翠绿色的荷叶就像女子的脸颊一样娇嫩,在水中摇曳生姿。正是在西亭消暑的日子,却把离别的愁绪寄托在茫茫的烟波之中。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其四】
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西湖十顷秋。
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常到木兰舟。
译文:
我必须前往习池游玩,难以放下西湖广阔的秋天景色。从此七桥之上有风也有月,我的梦魂常常飞向木兰舟。
注释:
- 将家:准备回家的意思。
- 习池:古代的一处名泉,位于今山东济南市。
- 难放:难以放下,指难以忘记或放弃。
- 七桥:指的是济南的七座桥梁,其中最著名的是鹊华桥。
- 风与月:风和月光。
- 梦魂常到木兰舟:意思是说梦境中经常能看到木兰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齐州后的五首诗中的第四首。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即将离开家乡的心情,以及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人表示,他必须前往习池游玩,难以放下西湖广阔的秋天景色。从此七桥之上有风也有月,他的梦魂常常飞向木兰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