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介绍

《孙权劝学》是一篇选自《资治通鉴》的记叙文,由北宋的史学家及政治家司马光创作。这篇文章不仅叙述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并且在之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而且还赞美了孙权和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以及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下是对《孙权劝学》的介绍:

  1. 历史背景:《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作为一位杰出的领袖和政治家,通过自己的言行激励和引导他的部下,特别是对吕蒙这位将领的教育和鼓励尤为突出。
  2. 故事情节:文中描述了吕蒙最初因为忙于军中事务而婉拒孙权的劝说,而孙权则以开卷有益、虚心学习为理由,最终说服吕蒙接受学习的建议。故事传达了孙权的仁政风范和对学习的高度重视。
  3. 文学价值:这篇作品不仅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献,同时也是一部文学作品。《孙权劝学》以其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文章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示了领导者如何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影响和鼓舞下属,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4. 社会意义:《孙权劝学》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提醒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无论身处何种职位,都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5. 文化传承:《孙权劝学》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传统,也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通过对这篇文学作品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人们应该从《孙权劝学》中学到,不断学习并追求进步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无论是在职业上还是在个人修养上,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都是实现长远目标的关键。同时,故事也强调了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孙权通过实际行动来鼓励部下学习,这种领导力和教育理念值得每个人学习和借鉴。

《孙权劝学》不仅是一部记录历史事件的作品,更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示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传达了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传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注解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31、论议:讨论议事。

32、大:非常,十分。

33、惊:惊奇。

34、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35、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6、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37、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8、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39、即:就。

40、更(gēng):重新。

41、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43、何:为什么。

44、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45、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46、遂:于是,就。

47、拜:拜见。

48、别:离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