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

  1. 权:孙权。2. 当涂掌事:执掌朝政,掌管政务。3. 治经为博士: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4. 涉猎:粗略地阅读。5. 孰若:哪里比得上。6.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指人有长进,要重新认识。7. 结友而别:结交朋友后分别。
    【赏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孙权劝吕蒙读书的故事。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展示了孙权的博学和远见;同时也反映了吕蒙在孙权的激励下,奋发学习,有所成就的过程。
    孙权是东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他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他深知人才是国家的根本,因此对身边的人都要求有学问、有能力。他看到吕蒙没有接受教育,就劝说他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
    一开始,吕蒙以军中多务为由推辞,但是孙权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要吕蒙学习的决心。他说:“我并不是希望吕蒙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我只是希望他能稍微涉猎一些知识,看看过去的一些事情。”吕蒙听到这话之后,感到十分惭愧,于是他开始认真学习,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学识水平。
    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吕蒙与鲁肃进行了一次谈话,鲁肃对吕蒙的进步感到十分惊讶。他称赞吕蒙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不再是那个只知道打渔的阿蒙了。吕蒙则谦虚地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两句话表达了吕蒙对学习的重视,以及对他人进步的尊重。
    鲁肃向吕蒙的母亲表示敬意,并结交了朋友后分别。这反映了吕蒙的成长和进步。
    整篇文章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现了孙权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也反映了吕蒙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同时,文章语言简洁明了,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是一篇很好的记叙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