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一曲傍阶砌,珠露下、独呈纤丽。剪鲛绡、碎作香英,分彩线、簇成娇蕊。
向晚群花欲悴,放朵朵、似延秋意。待佳人、插向钗头,更袅袅、低临凤髻。
睿恩新 · 红丝一曲傍阶砌
- 睿恩:古代指皇帝给予的恩惠。此处可能指的是皇帝给予的一种恩惠或赏赐。
- 红丝:红色,常用来比喻喜庆、热闹的氛围。
- 一曲:一弯,表示数量不多,但足以表达一种情感或意境。
- 傍阶砌:靠近台阶或墙壁的地方。
- 珠露下、独呈纤丽:珠露即露水,晶莹剔透,独自呈现其纤丽之美。
- 剪鲛绡、碎作香英:用剪刀裁剪鲛绡(一种薄而透明的丝织品),将其切成小块,形成花蕊状的小片。
- 分彩线、簇成娇蕊:将彩色的细线(彩线)分成许多小段,再将它们聚集成花朵的样子。
向晚群花欲悴,放朵朵、似延秋意:到了傍晚,周围的花朵似乎都要凋零了,每一朵都散发着秋天的气息。
- 向晚:傍晚。
- 群花欲悴:众多花朵仿佛都在准备凋零。
- 放朵朵、似延秋意:每朵花都像是在展示秋天的特征。
待佳人、插向钗头,更袅袅、低临凤髻:《诗经》中常用来比喻美女的“佳人”。将美丽的花朵插在女子的发间或头上,使她们看起来更加美丽动人。
- 待佳人、插向钗头:等待着美丽的女子将花儿插在头发上。
- 更袅袅、低临凤髻:这些花瓣不仅美丽,还轻盈地飘落在女子的发髻之上,仿佛是在为女子的凤髻增添了几分柔美和灵动。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下的花卉景象,以及美人将鲜花插在发髻上的情景。通过使用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同时展现了对女性的赞美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