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莲九蕊开新艳,轻红淡白匀双脸。一朵近华堂,学人宫样妆。
看时斟美酒,共祝千年寿。销得曲中夸,世间无此花。
菩萨蛮 · 芳莲九蕊开新艳
介绍
《菩萨蛮·芳莲九蕊开新艳》是宋代诗人晏殊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还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以下是关于《菩萨蛮·芳莲九蕊开新艳》的具体分析:
作者介绍:晏殊,字同叔,北宋临川文港沙河(今进贤)人,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江右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他十四岁入仕,成为朝廷赏识的人才,后历任秘书省正事、集贤殿学士等职。在仁宗时期,他官至六十五岁,以六十一岁的高龄过世。晏殊性情刚简、自奉清俭,擅长推荐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等均出自他的门下。
诗词原文与赏析:《菩萨蛮·芳莲九蕊开新艳》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如下:
芳莲九蕊开新艳,轻红淡白匀双脸。一朵近华堂,学人宫样妆。看时斟美酒,共祝千年寿。销得曲中夸,世间无此花。艺术特色:晏殊的词作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婉约优美的风格著称于世。这首《菩萨蛮》便是其中的佳作。《菩萨蛮》这一词牌,原意为佛前供养之花,后多用来代指美人。晏殊在此词中巧妙地利用“芳莲”与“美人”的双重意象,将荷花与美女相提并论,既展现了荷花的美丽,又暗含了对美人娇美的赞美与祝福。
文化价值:作为宋词的代表人物之一,晏殊的词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他的词作多取材于自然景物,以简洁洗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根据词中的描写与使用的语言风格,可以推测这是一首应景之作。在宋代,文人墨客常常借景抒情,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创作诗词,表达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因此,这首词可能是在特定节日或场合所作,用以庆祝或祝福他人的长寿。
晏殊的《菩萨蛮·芳莲九蕊开新艳》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作品,更蕴含着深沉的文化意义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是研究宋代文学和审美文化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