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插脚红尘已是颠

插脚红尘已是颠,更求平地上青天。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沽酒市,采菱船,醉听风雨拥蓑眠。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游的《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反映作者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奋斗,曾担任过多个重要官职,但因各种原因多次被贬。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著称,尤其擅长写爱国诗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词原文
    插脚红尘已是颠,更求平地上青天!
    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沽酒市,采菱船,醉听风雨拥蓑眠。
    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

  2. 诗词赏析

  • 自责与感慨:开头两句“插脚红尘已是颠,更求平地上青天”,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仕途不顺及生活的无奈感受。这里的“插脚红尘”比喻自己身处纷扰复杂的官场中,“已是颠”则暗示了作者的挫败与失落。
  • 生活转变:“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这两句反映了作者从官场生活中抽身,转而追求一种更为简朴的生活方式。“买断烟波不用钱”形容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闲适生活的描述:“沽酒市,采菱船,醉听风雨拥蓑眠”,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生活画面,通过饮酒、捕鱼等日常活动,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 晚年的反省:“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这里“三山”可能指的是隐世的地方,而“老子”则指作者自比。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过去未能及时看清形势、把握机会的后悔与自责。
  1. 创作背景:陆游在宋代的政治环境中,经历了多次的仕途变动。他曾任多个地方的官员,但在政治斗争中多次受挫,尤其是在被免官隐居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和政治道路。

  2.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整首词语言朴实无华,直抒胸臆,不事雕琢,体现了宋代词的语言特点。
  • 情感真挚:词中流露出强烈的情感波动,无论是对现实的不满,还是对理想的追求,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 意境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使得词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不仅展示了陆游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才华,也反映了其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这首词,人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个体命运的沉浮,以及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深思索。

相关推荐